作者:向婧
为了抗击疫情,众多逆行者奔赴一线。特殊时期,文艺也是一股强大的战斗力量,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
在全国上下同心抗击疫情,并肩走向胜利的关键时刻,遵义市文化机构持续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不断创作形式多样的作品,记录这场“人民战争”中的感动,弘扬可歌可泣的事迹和大无畏的精神。
红色美术馆联盟推出“同心抗疫”美术作品网络联展传承红色基因,战“疫”守望相助。近日,红色美术馆联盟推出“同心抗疫”美术作品网络联展,在线上展出了赣州、遵义、吉安、嘉兴、临沂、于都六地艺术家精心创作的篆刻、书法、美术作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为积极应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用优秀的文艺作品温暖人心、鼓舞斗志,红色美术馆联盟经过20天的全力策划和筹备,推出了一个系统阐述“同心抗疫”故事的美术作品网络联展,旨在展示抗疫一线和全民防疫的生动情景,讴歌中华民族不畏疫魔的伟大精神。
记者从遵义市美术馆了解到,此次活动得到了赣州、遵义、吉安、嘉兴、临沂、于都六地艺术家的广泛支持,共收到各类美术作品近500件。这些作品主题鲜明,立意深刻,既反映了抗疫“战士”的逆行,也反映了抗疫一线的坚守,从不同角度、用独特艺术语言弘扬抗疫精神。
主办方从中精选出114件作品,以红色美术馆联盟各馆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运用线上展览的方式向公众呈展。通过“遵义美术馆”微信公众号,记者看到展览分为“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三个篇章,用丰富的作品展示出疫魔来袭、闻令而动、坚守一线、联防联控、宅家防疫、有序复工等方面的内容和场景,用独特的艺术语言从不同角度弘扬了抗疫精神。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此次网络联展彰显以革命老区的红色情怀和社会责任,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专业职能,创新文化服务模式,努力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遵义市美术馆馆长刘德说。
笔墨丹青、激扬文字,礼赞英雄、记录时代。为向所有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致敬,近日,市图书馆与神州共享(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联手,特别策划了“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连环画创作公益行推广活动,以连环画的形式讲述抗疫故事。
据了解,主办方邀请资深连环画家、广大文艺工作者,将抗击疫情中一幕幕感人场景、一个个动容故事转化为文艺作品,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连环画形式进行呈现,并进行配音和特效处理,用一幅幅生动形象的聚焦画面、一段段声情并茂的感人语言来展现这一个个大爱无疆的动人故事。
因为这场疫情,无数人员奔赴一线,用血肉之躯筑起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防线,让世界再一次见证了中国精神。在连环画《人民卫士》中,展示了这些最美“逆行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身影。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线医护人员超过60%是女性,危急关头,她们不计报酬、不论生死。正是每个“她”的敬业精神和大爱之光的涓滴汇聚,点亮了中国女性的巾帼形象。作品《两代同战“疫”,母女皆英雄》《援鄂美丽天使》,就是向这些战“疫”中的女性工作者致敬。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更有许许多多的人民子弟兵、警察、新闻工作者、执勤人员、工人、物流及外卖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员,他们日夜坚守岗位,为大众保驾护航。主办方推出了《陈阿春的征途》《宅家抗疫》《送菜不要钱》《不用记得我》《二十分钟的相见》等作品,在抗击疫情的特别时期,描绘感人画面、讲述动人故事、传播正能量。
“自己既是妈妈,但更是医护人员,离别是伤感的,不舍的,但又是必需的。已经好多天没见到孩子了,谢谢你的诗歌给了我无限的温暖,也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力量。”近日,名为“随风”的网友在四渡赤水纪念馆微信平台推出的原创诗朗诵《孩子 别哭》中这样留言。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四渡赤水纪念馆虽然暂时关闭,但致力于为广大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责任却没有停止。该馆通过网站、微信平台,向观众推送“四渡赤水出奇兵”“贵州航运博物馆”网上展馆,满足公众在线观展需求,把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
据介绍,国家文物局在第二批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推送中,推荐了四渡赤水纪念馆的网上展览。一位网友在网站中留言:“春节计划带孩子去习水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去赤水看大瀑布,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看网络报到各地纪念馆纷纷开通了网上观展活动,抱着试试的态度进入网站,没想到制作精美让人身临其境。讲解员的讲述也很详细,这是一次特别的观展体验。”
为了给抗击疫情一线的将士助威加油,四渡赤水纪念馆成立了“文化抗疫”工作组,组织文艺骨干创作了一批鼓舞士气战胜疫情、弘扬正能量的原创文艺作品。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能以文为声、以声抗疫,在后方为一线工作者们加油鼓劲,自己感到非常荣幸,也觉得很有意义。”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任云义说。
四渡赤水纪念馆自2月8日推出《文化抗疫》专栏以来,在各平台推送优秀诗歌作品40余篇,贵州日报新闻客户端天眼新闻还开设专栏推送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抗疫专题诗歌朗诵作品,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
疫情发生后,习水县一名90后女孩曹梅梅,围绕“抗击疫情”主题,创作了一系列画面生动、寓意鲜明的剪纸作品。
今年27岁的曹梅梅,在习水县团委工作。目前是中华剪纸专业委员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习水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副秘书长。初中时,她便跟随邻居学习剪纸画,10余年来,她的剪纸技艺不断提升,同时还专注于版画创作,代表作有《土城印象》《最美习酒》《娄山情》等。
作为习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传承人,曹梅梅的创作往往是紧扣时代主题的。2018年,在遵义市首届剪纸艺术大赛作品评选活动中,曹梅梅创作的《感恩奋进·牢记嘱托》以天圆地方的形式反映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今年春节以来,看到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作为一名党员,曹梅梅发挥自己所长,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创作出抗疫题材的剪纸作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鼓劲加油。
《疫情防护三字经》《暖心》《坚守》《疫情研判》《疫情防控》……纸薄情深,在她的剪纸作品中,不仅有“勤洗手”“少出门”“多通风”“戴口罩”等小知识,也有医务工作者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场景。这些剪纸画上的人物栩栩如生,寓意鲜明,传递出坚定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小小的剪纸,寄托的是美好的期盼,我希望用自己的特长,以特殊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曹梅梅说,她还计划以全市青年志愿者为主题,把他们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的场景,以剪纸画的形式表现出来。